第四章 这病得这么治-《乡野乱情人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大家伙儿都劝大海看看香,说他媳妇犯黄鼠狼,让黄鼠狼精给迷上了。大海不信,说他好歹也是个高小毕业的。大海媳妇生完孩子后不爱说话、不爱吃东西,整天发呆,蔫头蔫脑的,后来越闹越厉害,越闹越出格儿,他们家的门窗玻璃、被褥、家具就没有一件好的,玻璃砸了,被褥拆了,柜什么的也被她用斧子砍得七零八落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大海没办法,只好用铁链子把她拴了起来。你看她发疯,但人不傻,而且力气也大,大海给她送饭,她冲他笑,有时还晃着铁链子掉泪,看得大海直心疼。那天就把铁链子给拿了下来,只是把门反锁,就出去干活儿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大海回来的时候,才发现他媳妇已经跑出去了。村里人帮着找了大半夜,才在河里找着她。十冬腊月,人都冻在冰上了,是人们帮着用铁锹一点点铲下来的。回来的人说,他媳妇发疯乱跑,掉进了冰窟窿里,她自己又爬了出来,在冰面上爬了老远。”

    听着母亲的讲述,狗丢儿心里特别难受。脑子里浮现出大海那张与年龄不相称的刻满皱纹的脸。他一直叫他“大海哥”。他听说过他媳妇掉河里淹死了,原以为是意外失足,现在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儿。

    这件事搞得狗丢儿的心情很不好,自行车蹬起来竟无比沉重。

    下马石也是一个小山村,直线距离离棒槌沟并不远。只不过一个在山的东侧,一个在山的西侧。虽然很近,狗丢儿并未到过这个村。进村口是一个大坡儿,自行车蹬起来很费力,侍大嫂便从后座上下来,母子俩一起走上土坡儿。

    村口竖着一块村碑,上面红色的魏碑体书写着“下马石村”四个大字。稍停片刻,看到几行字:宋真宗年间董氏从山西迁至此建村,是为董家沟村。后传岳飞抗金时在此下马休息,并留一巨石,故更为现名。

    凭着记忆,侍大嫂准确摸到了刘大仙儿的家门口。狗丢儿果然感觉到了一股特别的“气场”。刘大仙儿家的大门修得很气派,跟古时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有一拼,左边门口停着几辆自行车,右边是几辆驴车,甚至还有一辆村里不常见的小轿车。

    “你看,这些都是让老刘来看香的。一会儿我先进去,你不要乱说,以免冲撞了大仙儿。丢儿,嘴上千千万万得留个把门儿的。”侍大嫂一脸的虔诚,生怕狗丢儿会说出大不敬的话。

    狗丢儿挥挥手,他不会说什么的,既来之则安之,他不会让母亲难做。

    侍大嫂一会儿又出来了,手里拿了一个号儿。看来这刘半仙儿还真有点科学管理的天分,还知道跟银行似的拿号儿排队。狗丢儿忍下就要迸出来的笑,看着进进出出的男人女人们,这些人以年长者居多,像他这个年龄的人,还真是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狗丢儿居然发现了一个规律,进去的,一脸虔诚;出来的,一脸释然。看来这个刘半仙儿还真有些道行。

    等了一个多小时,天近晌午了,才排到他们。狗丢儿终于走进了这间神秘的屋子,看到了传说中的老刘大仙儿。老头看上去精神矍铄,胡子不算太多,很长,飘在胸前,也不知人家怎么保养的,白净的脸上少许皱纹,七老八十的年纪竟然长一脸三十多岁的皮肤。冲这张长着白胡子的年轻的脸,狗丢儿服了。

    老刘眼睛盯着他,眼珠都不带错的。狗丢儿一脸的无所谓,看得侍大嫂心里有些发毛。

    “您给看看,这孩子……”老刘一抬手,制止了侍大嫂,眼睛仍然盯着狗丢儿看。直到把狗丢儿心里的无所谓看成了不自在,老刘才眨了一下眼睛。

    “哦,说说吧,想求什么?”声若洪钟,这是狗丢儿的第一反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