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论心定罪-《三国:开局带着曹操跑路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127章    论心定罪
    “夏侯兰?哦,此人持有申屠蟠的推荐信,你看看!”
    刘云问起夏侯兰,蔡文姬就从公文中抽出一封信件交给刘云。
    “申屠先生?”
    刘云忽然想起来,申屠蟠当时就隐居在芒砀山,此时虽然失去了踪迹,但应该还是隐居在梁郡境内。
    “想不到申屠蟠先生一直在关注我!”
    “师弟!你识得申屠先生?”蔡文姬倒是没想到,刘云跟这位大儒还有渊源,但为何又不请他来掌管官学?
    “我的确与申屠先生有过一些私交,不过此时却也找不到先生的隐居地点,兴许就在梁郡。”
    刘云看着介绍信,原来这夏侯兰的父亲是申屠蟠的故交好友。
    而这个夏侯兰也的确就是常山郡赵云的发小。
    刘云让人请来了夏侯兰,二人年龄相仿,不过地位却有天壤之别。
    太守秩2000石,这在任何的时代,都已经是属于达官,甚至是一些读书人毕生梦想。
    夏侯兰此时却连官身都不是,再加上刘云现在是梁郡主官,见到刘云,夏侯兰未免有些拘谨。
    “夏侯兰见过府君!”
    “夏侯从事无须多礼,请坐!”
    刘云隐隐知道,夏侯兰应该是属于法家,有这样的人才,有些东西就可以开始操作了。
    汉承秦制,但随着战乱的逐渐平息,统治者冷静下来认真总结秦朝兴亡之得失,开始对治国之策作出许多重大调整,使得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。
    因此,汉朝法律制度既有继承秦朝的一面,也有进行重大改革的方面,使其封建法制日趋成熟。
    汉代法典总称《汉律》。萧何作《九章律》,益以叔孙通《傍章》十八篇及张汤《越宫律》二十七篇,赵禹《朝律》六篇,合六十篇,是为《汉律》。
    刘云与夏侯兰聊了一些汉律的典章内容,夏侯兰对答如流,如数家珍,且还做了自己的解释,刘云大为满意,夏侯兰也就放松许多。
    最后刘云问道:“若遇疑难缺证,无法下定论的案件,该如何解决?”
    第(1/3)页